常见问题
龙形构图,上部林泉山为龙头,中部洞瀑山为龙背;下部听泉山为龙尾。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,景区纵深长约370余米,宽约百米。坡约30度,形成上、中、下三大层次,高低错落有“节奏”,前后深沟有“韵律”,中国画理称之为“得势”
“林泉高致”讲:“真山水之川谷,远行之以取其势,近看之以取其质”。“势”是指山体的宏观形态,“质”是指山体的微观特征。势质俱盛方为佳构,也就是远望和近看相结合,山水远望可以得其神,取其势,领其气概;近看则可获其质,入其理,悉心赏玩。这种“势”和“质”的表现出的山水意境,中国画理又称其为“龙脉”。清王原祁《雨窗漫笔》中讲:“龙脉为画中之势”,这种龙脉气势是怎样获得的呢?王原祁接着说:“源头有斜正,有混有碎,有断有续,有隐有现,谓之体也。开合从高至下,宾主历然有时结聚,有时澹荡,峰回路转,云合水分,俱以此出;起伏由近返及远,向背分明,有时高耸,有时平修,敧侧照应,山头、山腹、山足,铢两悉称者,谓之用也”。
“三安”是叠山的基南山石韩本手法,三具有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意味,三代表多数代表万物。古人把天、地、人视为“三才”“三才成宇宙”,把物质存在的形式、时间、空间都分别归入天、地、人。三安其石就是这种空间意识的体现。为此,我们把龙形构图分三大层次叠山。上层“林泉山”高昂龙头朝天,仰天长啸;中层“洞瀑山”突兀龙身腾空,振鳞奋翼;下层“听泉山”龙尾伏地振风,无风起浪。在龙头与龙身之间,两只龙爪爬盘西坡,有涌泉从爪缝间溢流。三山由蜿蜒曲折的一条九曲十三迭溪沟串联,溪沟总长近700米,在“林泉高致”景观中所占比重较大。它不但起到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。同时又起到分隔山体、美化山体的作用。溪沟大摇大摆,回旋地绕;大进大出,凸起凹陷;大起大落,盘垢陡坡;大放大收,宽展窄拢,变换多端,顺应自然。
溪沟山石驳岸是造奇出胜的关键,驳岸的做法看似简单,实则藏蕴着许多奥妙。这其中就是中国传统美学理论,即造园家常采用的动静对比、虚实相济、以曲带直、山水开合、收放畅阻、协调统一等手法。运用这些手法,便可造“气”得“势”。清笪重光《画筌》讲:“一收复一放,山渐开而‘势’转;一起又一伏‘山’欲动而‘势’‘长’。”由空间的收放、山势的起伏、景物的隐显,交替而有节奏地演进,造成了“龙脉”动势。
“林泉高致”景观图形是龙,所以选择与之相映相宜的叠山皴法,选用横纹石,採用折带皴。“折带”状如折转的带子,以横线条为主,层层横卧,最宜表现断层重重的坡石,它不仅使人联想到龙鳞龟甲,而且给人以动势感。为了打破千篇一律的呆板感,我们把石头延伸点缀到土坡上,既能挡土护坡,又给溪沟增加自然情趣。在溪沟转弯处还有序的适量的採用斧劈皴点缀几组高大、引人瞩目的山壑、洞谷,以增强虚实效果。山是实、水是虚;隔是实,透是虚;密是实,疏是虚;显是实,隐是虚。这种隐与显的变化能给人以无穷的逸趣深隽的美感。布颜图《画学心法问答》讲:“显者阳也,隐者阴者……
一阴一阳谓之道也。比诸潜蛟之腾空,若只了了一蛟,全形毕露,仰之者威见斯蛟之首也,斯蛟之尾也,斯蛟之爪牙鳞鬃也,形尽而思穷,于蛟何趣焉?是必蛟藏于云,腾骧矢矫,卷云舒风,或露片鳞,或垂半尾,仰观者虽极目力,而莫能窥其全体,斯蛟之隐显叵测,则蛟之意趣无穷矣!”“林泉高致”溪沟的隐显是十分突出的,它利用土山的起伏、弯曲,石山的高低、横卧等手段达到隐显之势、龙脉气象。
“林泉高致”景观运用三安巧布,构造出三界气象,这种气象体现了“龙脉气势”,开合起伏和“生发收拾,承接脱卸”的“势”,上界林泉山有俊俏之势;中界洞瀑山有险危之势;下界听泉山有清雅之势;其间溪沟有蜿蜒之势;岭坡有层叠之势;驳岸有延绵之势;若用运动视点的鸟瞰透视看,它是一副连续的动态风景图:听泉山是近景, 是“开”或“起”,有无尽之势,洞瀑山是中景,是“承”和“接”,有连续之势;林泉山是远景,是“收”和“结”,有腾飞之势;正是:三界气象龙脉势,九曲龙身寻流质。
- 下一个:奇石鬼斧神工 吸引八方来客